对比此前财政部提前下达的总计79.896亿元的2021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来看,2022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财政支出基本与以往平齐。
按照此前国家卫健委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计划,未来除了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之外,国家还将继续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及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还包括落实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配备相应的大型医疗器械创新网。同时文件强调,公立医院要优先配置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网。
换句话说,本轮公立医疗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下发后,2022年31个省市的大型医疗设备将再次开启。并且,国产医疗设备进院也将持续迎来利好。
02、88.28亿财政资金,或重点面向县域医疗
就在同一天(12月3日),财政部连续下发4份文件:
13.5亿元:支持253个国家及各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另外,2022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明确下拨48.4216亿元,用于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今年中央财政首次对于县级医院拨款,早在2020年底,国家财政部、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
为1971个县、338个市、703个市辖区下达99.96亿元补助资金,总计3012个市县医院覆盖全国31省。
国家在县域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上一直在加大。
1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就发布 了《关于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表示:为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全国至少有1000家县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这1000家待升级的县医院主要来自哪里?
《通知》显示,主要以脱贫地区、三区三州、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为重点,在经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估已达到三级医疗服务能力的县医院以外的县级医院中选取。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结合“十三五”时期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和地方推荐医院情况,研究确定纳入“千县工程”的医院名单并予以公布。
鉴于实施阶段将于2022年1月开启,具体的名单在这两个月应该会公布。
毫无疑问,政策+财政的双重支持下,贫困县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医疗,势必会迎来新一轮医疗器械市场配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