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用耗材全国一盘棋之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等工作正在由分散走向统一,建立全国统一耗材医保准入管理制度成为必须。随着地方迁移和筹备工作的陆续完成,这一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新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即将上线运行。
《通知》要求启用、新增、停用部分医用耗材省级拼接码。
对前期停用的5490条拼接码中,重新启用261条拼接码;新增1060条2021年11月11日19时前经定点医疗机构申报复审后的拼接码,请各统筹区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维护相关信息系统。(详情见文末)
对29条不属于河北省另收费用一次性物品的拼接码进行停用,请定点医疗机构即日起停止对照,对已经对照并产生结算费用的,请务必于12月14日24时前上传。12月15日0时起国家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将统一停用。
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河北省另收费用一次性物品管理目录(2021)版》(以下简称“《耗材目录》”)(具体见文末)规范使用医用耗材,对于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但不属于《耗材目录》中的另收费用一次性医用耗材,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先行使用,并使用“医保另收费用一次性医用耗材通用编码”进行对照上传,不得影响患者就医。
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但不属于《耗材目录》中的另收费用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须于使用后3日内形成书面说明材料,向同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报告备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错误省级拼接码,请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通过“河北省医疗保障定点对接技术支持平台”中“耗材拼接码纠错”模块上传。
承办医疗机构对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申报赋码工作:一是临床必需,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已赋耗材代码(“C”码)、但无省级拼接码的医用耗材;二是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已赋耗材代码(“C”码)且已赋省级拼接码、但省级拼接码存在明显错误的医用耗材。
近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兼医保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严娟在接受中国医疗保险采访时表示,目前,各省编码映射、测试运行工作基本完成,贯标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全国已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27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进行了线上线下贯标查验,其中有13个省经国家验收合格,包括天津、安徽、海南、贵州、广东、兵团、山西、黑龙江、江苏、西藏、重庆、山东、辽宁等;还未提交国家验收的地区将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验收,为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做好准备。
启用、新增、停用部分医用耗材省级拼接码通过“河北省医疗保障定点对接技术支持平台”(地址://111.63.208.5:8083/bbs/#/login)下载。